加盟热线:

135 5146 2222

当前位置: 首页 » 冶金工程 » 冶金工程 »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辽宁科技学院-冶金工程学院

  • 发布日期:2020-05-11 15:56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冶金工程区域:全国
  • 浏览次数0
  • 留言咨询
 
详细说明
 

冶金工程学院创始于1948年,先后经历本溪工科职业学校的采冶科、本溪钢铁学校的钢化科和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科技学院的冶金系,2010年,为适应二级管理体制,撤系建院,成立冶金工程学院至今。

学院设3个专业教研室和1个工程实验中心,开设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冶金工程专业为省级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于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与冶金工程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不仅建有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炉、300热轧机等冶炼和制造设备,还安装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变温炉料比电阻测试等分析检测设备;冶金工艺仿真模拟实验中心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置了涵盖冶金长流程工艺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钢铁冶金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专任教师47人,实验教师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具有博士后经历的6人,博士在读2人;具有海外留学、访学、工作经历的5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科研团队2个。教师中,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人、千层次人选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专业带头人2人,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市三八红旗手2人。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学院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从国内知名高校柔性引进国家级教学名师、冶金专家1名,长江学者、材料专家1名。

学院已培养毕业生8000余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853人。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冶金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近3年,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氛围营造,近3年,学生在大学生全国金相技能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取得“团体二等奖””荣誉称号;在201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4项。学院狠抓学风建设,2018年考研全面告捷,共计46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达22.16%。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就业质量,近年来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协议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多年来,在职教师坚持从事科研工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实现本校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零的突破。近三年,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到款近3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7项;获得知识产权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20余篇。

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辽宁本溪低品位非伴生铁矿优化应用重点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材料质量检验与钢铁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实验室被评为市级重点实验室。作为我校主要承担单位的“铸造产品研发、设计、检测、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冶金产品开发、设计、检测、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被纳入国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体系。

院训释义:院训:千锤百炼石成金

取两个成语:千锤百炼和点石成金

将两个成语连起来寓意大变:

教师员工以培养学生成才为目标,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出色完成教书育人工作;学生通过逐层次的实践煅炼,将自己塑造成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院标图案说明

院标图案主体由英文字母“M”作为基本元素构成。图案呈圆形,图案内圆上弧为中文院名,下弧是冶金工程学院学英文全称。

院标设计元素涵义:取自英文metallurgy(冶金(学))首个字母“M”,又似打开的书籍和一扇门,寓意冶金工程学院敞开办学,引领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

 

 

 

 
 
 
 
[ 冶金工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联系方式






 
该企业最新冶金工程

友情链接

消息